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工业发展动态 -> 正文

氧化铝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与关税调整评价
来源:耐火材料     日期:2005/4/27 16:25:49
 

    自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优先发展铝”这一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方针以来,我国铝产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然而,作为电解铝的原料,我国氧化铝这一资源性产品的供应却非常紧张,并已经成为我国铝工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为保障我国铝产业的健康发展,充分认识氧化铝在我国铝产业链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氧化铝在我国铝产业链中成为最薄弱环节从物流的方向来看,铝工业形成了以下产业链:铝土矿业→铝冶金工业→铝制造加工业。该产业链属于物理串联模式,各生产环节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提高单个环节的生产能力并不一定能够达到提高整个产业链生产的目的。通常,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制约整个产业链顺利发展的根源。因此,要认识氧化铝在我国铝产业链中的地位,就必须将其与铝土矿的供应能力及后续铝冶炼业对氧化铝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

   1.我国铝土矿资源的供应能力。虽然我国铝土矿资源比较丰富(截至2002年底,我国铝土矿基础储量为7.16亿吨,另有经济意义不明的查明资源量25亿吨),但矿石内在品质较差,90%以上的铝土矿资源为沉积型铝土矿,矿石为一水硬铝石,属于具高铝、高硅、低铁、难溶的中低品位铝土矿,且集中分布在山西、河南、贵州、广西。因此,真正实际可采且具有竞争力的储量也仅为一亿多吨。按2003年的产能1456.70万吨,从静态角度计算,这样的储量仅能维持约10年的开采时间。所以可以说,我国铝土矿资源的供应已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2.我国氧化铝的生产与需求情况。铝土矿主要用于生产炼铝的原料——氧化铝,随着我国生产与生活用铝的增加,我国氧化铝生产发展势头很快。1990年产量为146万吨,到2003年已达611.21万吨,增长了4倍多。但是同期,我国电解铝的生产发展更快,从85.4万吨增至596.2万吨,增长了将近7倍。

   即便是按百分之百的转化率来计算,目前我国炼铝用的氧化铝产量至少应在1200万吨以上,而目前我国氧化铝产量仅在600万吨左右,供需缺口就至少在600万吨以上。如果再考虑非炼铝对氧化铝的消费以及电解铝生产规模的扩张,我国氧化铝的供应缺口就更大了。因此,我国近年来氧化铝的进口量在持续增长。

   由此可见,我国氧化铝这一中间资源性产品的供需矛盾在不断扩大,在整个产业链中形成最为薄弱的环节,成为制约铝产业链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铝资源性产品关税政策调整评价我国铝生产原料主要来自矿产原料和进口的铝资源性产品,再生原料所占比例很少。尤其是近几年,我国氧化铝供应已经处于严重短缺状态,需要大量进口。

   铝资源性产品主要是指铝矿砂及其精矿、氧化铝、未锻轧铝及铝废碎料四种产品。关税是调节进出口贸易的杠杆。2005年,我国对这四种铝资源性产品的关税与2004年完全相同,即所实施的进口最惠国税率分别是:铝矿砂及其精矿为零,氧化铝(人造刚玉除外)为8%,铝废碎料为1.5%,未锻轧非合金铝为5%,未锻轧铝合金为7%。不同的是,从2005年起取消了对未锻轧铝及铝废碎料出口为零的暂定最惠国税率优惠,并分别征收了5%与10%的出口暂定最惠国关税。从2004年1~11月的贸易实践情况来看,它的贸易状况与关税政策调整日趋合理。

   1.铝废碎料的出口暂定最惠国税率适中。为了弥补原铝生产原料的不足,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在大量进口铝废碎料,并呈现加速进口的态势。2004年1~11月,我国进口铝废碎料105万吨、耗汇93741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9.4%与142.3%,平均进口单价为893美元/吨;加上进口关税与进口环节增值税,它的进口价格则大约为1024美元/吨。

   与此同时,2004年我国对铝废碎料的出口是实行零的出口暂定最惠国税率政策。但是这种鼓励性的出口政策与我国大量进口铝废碎料的现实是不协调的。2004年1~11月我国出口的铝废碎料只有3367吨,创汇3506911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6.6%与70.1%,平均出口单价为1042美元/吨。但是在2005年,因对铝废碎料出口征收了10%的出口暂定最惠国关税,它的平均出口单价将达到1146美元/吨,而且不再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所以,从数字上看,可以说,2005年对铝废碎料出口征收10%的出口暂定最惠国关税是非常合理的。

   2.要继续提高未锻轧铝的出口税率。目前,我国生产电解铝所用的氧化铝,有一半需要进口,因此氧化铝应属于短缺矿产。而在2004年,我国对未锻轧铝出口实行的是零的出口暂定最惠国税率政策,其实质是一个鼓励出口的政策。由于用氧化铝来生产电解铝是一个严重污染环境的高耗能产业,因此,不论于情于理,都应该提高未锻轧铝的出口税率。

   虽然2005年我国对未锻轧铝出口征收了5%的出口关税,这相对于2004年的零税率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加征5%的出口关税后,它的出口平均单价也仅约为1737美元/吨。2004年1~11月我国进口未锻轧铝的平均单价为1521美元/吨,若加上5%~7%的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之后,它的进口单价将达到1805~1839美元/吨,略高于出口单价。显然,未锻轧铝的出口仍是有利可图的。笔者认为,未锻轧铝的出口关税税率至少应该提高到10%~15%,否则对未锻轧铝的出口不具有杀伤力。

   3.继续稳定氧化铝的进口关税。2004年1~11月,我国进口氧化铝544万吨、耗费187063万美元,平均进口单价为344美元/吨;加上8%的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后,它的进口价格约为420美元/吨。同期,我国出口氧化铝21886吨,虽然出口量不大,但是它的出口单价却达到477美元/吨。从数字上看,我国氧化铝出口不具有竞争优势。笔者认为,目前对我国氧化铝的进口关税政策不宜调整,2005年继续对进口氧化铝实施8%的进口关税是非常合理的。  
 
 


相关报道
·我国铝企业出口贸易关隘重重 (2005年4月5日 14:59分)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制止氧化铝盲目发展、无序建设 (2005年3月2日 13:56分)
·中国铝工业未来发展呼唤政策引导 (2005年2月25日 11:32分)
·电解铝行业要发展必须突破能源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 (2005年2月25日 11:25分)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