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热点新闻 -> 正文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谈为什么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来源:     日期:2005/2/4 9:48:48
 

    第三,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从增长方式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带来十分尖锐的资源环境矛盾。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和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矛盾还会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现在难以承受,而且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最终也无法实现。从经济结构看,我国农业基础脆弱、产业技术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如不尽快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经济发展就难以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难以提高。目前,城乡、地区差距扩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如不妥善处理,势必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从体制机制看,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如不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消除体制性、机制性弊端,旧病复发的可能性就会一直存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没有坚实的体制基础。这些问题既是我国经济运行中一再出现盲目投资和较大波动的根本性原因,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刻不容缓,推进协调发展刻不容缓,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刻不容缓。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要看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不懈地努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第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一项长期任务。 

    由于社会供求受市场机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会出现周期性波动是客观存在,必须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来加以调整,熨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波动。有市场机制,就要有宏观调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内容。宏观调控将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宏观调控不存在何时结束的问题。但是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应当而且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经济运行情况而有所调整。我们自始至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运行情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看,还是从促进经济长期快速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看,当前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期,如果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就不得不花费更长的时间、采取力度更大的调控措施、付出更大的代价,将严重影响我们抓住用好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把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作为2005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决心不能动摇,工作不能放松。要完善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加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切实做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巩固宏观调控成果,防止出现反复。同时,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消除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顺利完成“十五”计划、并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页] [1] [2]


相关报道
·马凯指出:贯彻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应重点做好10项工作 (2005年4月30日 8:30分)
·马凯:奋力攻坚 重点突破 (2005年4月26日 8:17分)
·中国经济的弦仍然绷得很紧 今年宏观调控比去年更紧迫 (2005年4月4日 10:33分)
·经济弦绷得很紧 马凯:今年的宏观调控比去年更加紧迫 (2005年3月28日 10:32分)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表示: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利共赢 (2005年3月22日 10:40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就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答记者问 (2005年3月8日 8:36分)
·回眸与展望:看形势谈政策 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005年3月1日 9:5分)
·中国铝工业未来发展呼唤政策引导 (2005年2月25日 11:32分)
·电解铝行业要发展必须突破能源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 (2005年2月25日 11:25分)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谈05年工作重点 (2005年1月31日 14:56分)
·宏观院能源研究所对当前能源领域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2005年1月21日 9:15分)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