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建议: 加快健全有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本报讯 (记者 张文礼) 3月7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大会发言时表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成就很大,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链子”的风险明显增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重大战略任务。
苗圩说,在全球制造业四级梯队的格局中,中国仍处于第三梯队。当前,我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得过早过快,这不仅拖累了当期的经济增长,影响城镇就业,还将带来产业安全隐患,削弱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证明制造业对大国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意义。”苗圩建议,要进一步统一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强调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步伐,保护我国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能力,保护好几十年来攒下的家底。必须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快健全完善有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同时,要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要加快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探索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新路子,强化科技产业等部门的协同。
苗圩还建议,要加快建设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要深入实施教育“强基计划”,贯通“技术工人-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成长通道和发展路径,让从业人员有出路、有奔头。要高度重视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把握难得的机遇和时间窗口,吸引更多的国际顶尖人才和华人科学家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