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制造业如何转型升级?如何实现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这些问题,成为陕西代表委员讨论的重点之一。
突出改革创新在融合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制造企业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之势。”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正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张炜说,在这方面,陕西就有典范。10多年前,陕鼓集团开始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不仅向客户提供优质产品,还提供包括依托于产品的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也有一些服务企业凭借销售渠道和管理等优势,向制造业上游延伸,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
“西北工业大学作为国内第一所以‘三航’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特色的大学,必须突出改革创新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张炜认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培养融合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加强自主创新,抢占智能无人系统、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新材料等创新热点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以服务业促进制造业 制造业只有练好“内功”,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确保永立不败之地、永远掌握主动权。而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其练好“内功”和改革创新的主要路径之一。今年,陕西把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促进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资源整合、业务融合。
“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会对先进制造业增长,尤其对制造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生产效率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汉中飞机分公司航空部件厂职工赵平说。
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让企业真正“聚集主业,奔跑追梦”,而且还能降低企业制造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赵平说,推动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水平提高,可减少人力成本,降低人为因素影响质量的概率。企业采取外包等方式把配套产品转移出去,不仅可以提高产品配套率,还可以提高产能,这对做大做强做优企业都有帮助。社会化的货运、仓储等服务水平提高了,企业所需要的材料、成品等配套的半径就可以扩大。
给用户提供完整的技术服务
陕西致力于不断提高制造业科技支撑能力,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陕西大力支持汽车、节能环保、数控机床等领域企业加速由设备提供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变。一批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企业,从创建起就立足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先进制造业,不仅仅是制造出好的产品,更是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只有这样,制造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全国人大代表、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职工田浩荣说。
田浩荣建议,制造业可以探索与专业的设计公司合作,请设计公司设计,制造业进行制造,同时为制造业引进人才。他表示,制造业不单单是制造产品,还应该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以机床制造业为例,用户需要机床时,企业就提供技术服务,根据用户需要,帮助用户选定机床,也可以根据用户个性化需要,对无论是机床硬件本身还是机床软件的开发进行特殊订制。还可以给用户提供完整的技术服务,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提供一套完整的维修服务,产品出现故障后提供24小时上门服务。如果之前提供的技术方案有不足之处,还可以再完善。通过拓展服务领域,不仅能够延伸产业链,还能为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