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时对河北钢铁工业调整升级也寄予厚望。我们认真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坚定了转变发展指导思想、走绿色崛起之路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决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压减钢铁过剩产能。”河北省工信厅厅长王昌说。
河北是钢铁大省,钢铁行业是河北省化解过剩产能和推进污染治理的重点。在当前经济深度调整和治理大气污染的大背景下,河北钢铁工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六六四三工程
近年来,按照中央部署和国家产业政策,河北省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坚决淘汰钢铁行业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和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加快由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转变的步伐。
“由于河北省产业结构偏重,国家公布的产能过剩的这些产业,比如水泥、钢铁、玻璃,在河北都是首屈一指。尤其是河北的钢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这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王昌坦言。 王昌向记者介绍,为了治理雾霾,河北省制定了治理大气污染、改造环境的“六六四三工程”。所谓“六六四三工程”,即到2017年要压减6000万吨钢铁产能,6000万吨水泥产能,4000万吨燃煤产能,3000万吨重量箱的平板玻璃。今年河北省压减钢铁落后产能的目标是1500万吨,占全国总目标2700万吨的56%。
“近期,河北省集中进行了两次压减钢铁产能的行动,为的是给全社会发出打响压减钢铁产能攻坚战这么一个信号,也为今后大量压减钢铁产能探索一些途径和经验。”王昌说。
2013年11月24日,河北集中拆除8家钢铁企业高炉10座、转炉16座,共减少炼铁产能456万吨、炼钢产能680万吨,打响了化解过剩产能的第一枪。 2014年2月23日上午,河北省在唐山、邯郸、秦皇岛、邢台、张家口5个设区市,集中拆除15家钢铁企业高炉16座、转炉3座,压减炼铁产能671万吨、炼钢产能149万吨,打响了河北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第二枪。
“可以说,中央有要求,群众有期盼,河北有行动。”王昌说。下一步,河北省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即将批复的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把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细化方案、落实责任、严格执行能耗限额、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差别电价、水价政策,统筹研究制定配套措施。与此同时,积极做好结构调整、职工安置、债务化解等各项工作,确保按期完成国家下达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目标的任务,加快推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和环境质量改善,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
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河北省遇到的重大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的七条要求,不仅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任务目标,而且明确了实现协同发展的路径方法,为三地产业合作指明了方向。
王昌表示,河北与京津的产业合作具有一定基础,去年以来开展了密切的产业合作调研,与北京合力推动了北汽黄骅、张北大数据、三元乳粉等一批项目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总书记的要求,根据自身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全方位对接,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就承接的产业类型来说,王昌强调,高端制造业是承接的重点产业之一。通过高端制造业的承接,进而加快河北省的转型升级步伐,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在此过程中,还要积极承接首都要素外溢,尤其是借助首都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提升河北省的创新能力。 王昌指出,开展京津冀全方位对接,当前的工作主要有:一是要科学绘制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地图,加强产业合作的规划引导;二是建立若干以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项目为主的特色产业园区,探索一条以园区为载体、开展产业合作的路子;三是为园区和企业搭建平台,加强项目对接洽谈;四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支持京津冀协会间联合举办展会、产业论坛等活动,推进京津冀跨区域科技创新联盟、园区联盟、企业联盟的设立;五是研究制定京津产业转移项目来河北落户的配套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