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工业发展动态 -> 正文

节约资源 促进汽车企业和谐发展
来源:机电商报     日期:2005/12/1 8:31:38
 

    由于严重的资源不足并希望从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获取节约能源、再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经验,2004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开始探讨制定“循环型经济促进法”,目前正在汽车行业确立循环型经济试点(REM)企业。其目的就是要推进汽车行业的节能、再利用系统及基础设施的构建。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已询问意向,希望一汽、东风等主要汽车企业能成为试点。如果争取试点成功,这些企业至少可在三方面得到实惠:可以把构筑循环型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税制、国家标准等)向对本企业有利的方向进行引导;可以获得税制优惠、补助金等;可以与政府部门构筑良好的关系。目前,此项目的推进工作正在汽车行业有序进行。

  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了9%,能源消耗却增长15%,综合能源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我国钢铁、电力、汽车等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主要产品单元能耗平均比国际水平高14%。据统计,企业能源总消耗占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70%,多数大型企业的资源消耗指标,尤其是汽车企业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在当前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突出矛盾的严峻形势下,汽车企业做好资源节约工作非常重要。

  经过对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循环型经济促进法”和环保总局正在讨论的绿色汽车指导方针(GCG)的理解分析,笔者认为,汽车企业进行“节约资源”推进工作应从企业轴和产品轴两个方面来进行。

  企业轴:内部管理抓节能

  把“节约资源”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重要议事日程 首先,认真制定“节约资源”中长期实施方案与规划,组织实施和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目标、管理措施,明确指导思想、目的要求,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找准定位、清晰定义。其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责任制。最后,要把实施方案分解成班组、员工个人的具体指标,并确立详尽的奋斗目标和配套措施。实施方案既有节约改善课题,又有节能降耗目标。

  倡导节约精神,建设节约文化 企业员工是做好资源节约工作的主体,要整合员工的个体愿景,重塑为企业整体的共同愿景,使员工从企业愿景和大局出发,将企业战略变成具体行动,培育员工节约意识。开展建设节约型企业的宣传教育,真正从思想上把员工发动起来,激发员工的节约热情,全方位提高节约成效。要结合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等工作,着力培养节约型员工,打造一支想节约、懂节约、会节约的员工队伍。

  提高班组长素质,夯实管理基础 强化班组管理与考核,堵塞管理漏洞。加强班组长节能降耗知识的培训,通过班组长自身素质的提升和示范效应带动班组其他成员积极投入到节约活动;表彰节能降耗工作优胜班组,以点带面,促进企业降成本工作;深化以节约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搞好各班组小指标节约成果的评选工作;规范各类岗位的作业流程和作业行为,逐步消除工作上的浪费;制定各车间、科室和各关键生产点的电、油、水消耗的月、季、年度标准,实行总量控制、分片包干、责任明确的监控模式。

  建立约束、监督与激励机制 建设节约型企业,加强领导是关键,落实责任是保障,形成自觉意识是根本。特别是要通过制度有效地激励节约,通过制度有效地遏止浪费,不断优化建设节约型企业的外在和内部环境,从而形成节约资源的长效机制,保证节约型企业建设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总之,建设节约型企业要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坚持精打细算明算帐,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要学会向习惯要节约,向改善要节约,向技术要节约,向管理要节约,向节约要效益,努力弘扬勤俭办企业的优良传统,使厉行节约成为一种共识、一种习惯、一种风气,成为企业精神的一部分。

  产品轴:开发节能型产品

  如前所述,中国汽车工业正面临着来自能源安全的巨大挑战,因此汽车企业加快开发节油产品并寻找新型替代能源是目前产品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降低汽车油耗通常涉及提高动力装置效率、优化空气动力学设计和降低车身重量等方面。然而,一般汽油和柴油机的性能水平已经很高,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技术来实现目标。在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目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国外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开发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 优先考虑以氢气作为燃料的燃料电池,这不光涉及氢燃料电池组,还涉及到以甲醇为基础的直喷燃料电池以及带有高密度氢存储技术的大容量、高性能的副电池(它起到代替燃料箱的作用)。氢气生产和供应技术的开发必须与燃料电池的开发同步,以便在3~5年后推出第一批商品化的燃料电池车并建立燃料标准;在10年后实现大批量销售燃料电池车和完善燃料供应体系。

  开发和推出新能源车型 为了降低石油消耗,混合动力车和燃气汽车必须进一步改良。混合动力车虽已上市,但其需要继续开发更好的电动装置、提高效率、简化控制系统和降低成本。到2010年,必须加大开发力度以实现此两大类车型更大的市场渗透率。许多发达国家政府正采取各种措施以促进新能源车的广泛应用。

  减轻汽车重量 这是迅速改善燃油经济性的关键因素,必须通过开发轻质、高强度材料和加强工业界、院校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来实现。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