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市政协委员汪得勇《关于治理雾霾天气、创建美丽郑州的建议》提案,被确定为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一号提案(“201300001”号)。
去年入冬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郑州也一度持续出现雾霾天气,这让市民对PM2.5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陡升。
提案分析原因: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得到根本性转变,汽车尾气、燃煤、建筑施工扬尘等成为雾霾天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提案建议:市委、市政府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对环评不达标的企业或项目要做到坚决关停;要逐步研究并落实污染天气条件下的应急预案;加大机动车尾气超标的打击和治理力度;减少公车上路,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倡导市民“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等。
政协委员刘柳提交了《关于对雾霾天气进行治理的建议》。建议政府出台措施控制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对新车上牌征收尾气治理费,对外地私家车征收进城费和停车费,控制私车流。倡议市民每人每天少开1小时的车等。
关键词 9个监测点
郑州市作为全国首批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74个城市之一,已于2012年12月18日正式开始PM2.5的监测和数据发布工作,共设立了9个监测点,市民每天可在“郑州市城区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系统”上查看实时更新的监测数据。
关键词 空气质量标准
今年,我市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综合分析,开展PM2.5成分研究,2014年初步完成大气环境预警体系建设。
关键词 机动车
2012年12月1日,《郑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办法》规定,从2013年10月1日起,郑州市将分阶段实施“黄标车”限行措施。
1月份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今年1月初我市空气质量也出现重度污染。为此,市政府迅速制订《郑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方案(草案)》,协调各相关部门,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保护市民身体健康。
关键词 措施
PM2.5的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工作,我市将从以下几项措施来开展大气环境治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