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工业发展动态 -> 正文

“十一五”镁发展规划推动镁工业强国进程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日期:2005/11/21 9:30:27
 

  从我国镁工业的地位,面临的形势、挑战和任务来看,当前很需要制订基于国际化竞争的"十一五"镁行业发展规划,其发展思路是:树立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据,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为标准,以全面提升我国镁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开发深加工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高附加值产品扩大国内市场应用,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在"十一五"末期,我国镁工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由镁资源大国向镁工业强国转变。

  近10年来,在科技进步推动下,加之国内外镁市场需求拉动,我国的皮江法炼镁发展迅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我国镁工业的地位,面临的形势、挑战和任务来看,当前很需要制订基于国际化竞争的"十一五"镁行业发展规划,其发展思路是:树立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据,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为标准,以全面提升我国镁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开发深加工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高附加值产品扩大国内市场应用,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在"十一五"末期,我国镁工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由镁资源大国向镁工业强国转变。

  1995~2004年为我国镁工业快速发展期,在科技进步推动下,我国镁工业得到长足发展,10年来年均增长率达到17%。2004年我国皮江法炼镁又有新的增长:原镁产量45.0万吨,镁合金13.58万吨,镁粒(粉)9.13万吨,出口镁产品38.37万吨,连续多年为世界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出口创汇7.32亿美元,出口额在10种有色金属中居第4位,净出口创汇额居有色金属之首。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镁冶炼企业148家的销售收入69.15亿元,同比增长46.54%。10年来,我国皮江法炼镁能源和矿石资源的单耗均下降了1/3。

  "十一五"期间发展目标

  1、继续开发利用青海盐湖水氯镁石资源,研发脱水的无水氯化镁与电解工艺配套试验,提升电解法炼镁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利用西部水电资源,建设一个5万吨/年电解法生产基地。

  2、优化装备结构,全面提升硅热法炼镁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建设3~5个采用清洁能源、节能降耗(再降30%)、资源消耗少,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环保治理好的年产3~5万吨的示范基地。

  3、全面贯彻国家质量标准体系,提高与稳定镁及镁合金产品质量,树立5个以上全面取得ISO9000、ISO14000、ISO-TS/16949标准体系认证、在生产过程控制中产品质量搞得好的典型企业。

  4、扩大国内消费,到2010年将由2004年的年消费7万吨增加到17~20万吨。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3~5个镁及镁合金深加工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示范基地。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能够研发与生产镁合金管、棒、板、带、丝以及镁牺牲阳极、镁粉、镁粒以及各种压铸件等系列产品,特别要加快发展汽车、家电、军工等行业所需的宽厚板、中板、薄板等专用板材。为相关行业服务的同时,要优化加工工艺结构,重点发展和完善以连铸为中心的精炼-连铸-连轧短流程节能型工艺生产线、挤压开坯-轧制、锻造等成型技术企业,提高加工产品质量;注重提高镁合金焊接技术及表面处理技术。

  5、要加强原镁生产及其镁合金开发的相关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自主创新出新的镁冶炼工艺和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镁合金,尤其要利用镁和稀土资源丰富、大力研发稀土镁合金,特别是抗高温抗蠕变的汽车发动机缸体用耐高温镁合金。

  6、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有利于自主创新、有利于由大变强的转变。到2010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镁企业镁产量占全国产量要达到70%以上。

  7、提高劳动生产率,"十一五"末,将由现在平均的15吨/全员人每年,提高到20吨/全员人每年。

  今后5年发展规划重点项目

  优化工艺、装备结构,全面提升镁冶炼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及其产业化技术研究

  1、电解法炼镁利用开发青海盐湖镁资源和西部电力资源,建立大型的高品质电解法炼镁生产基地,加大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力度,推动镁冶炼与盐湖石油化工加工产业化进程,使我国进入世界镁冶炼先进国家行列。

  采用高效、连续、稳定的电解法炼镁工艺,自主研发或引进国外大容量高氯气回收率的无隔板电解槽以及先进的制取无水氯化镁的技术,进而向扩大生产规模(年产5~6万吨)低电耗、高自动化控制、环保好的方向发展。

2、硅热法炼镁提升皮江法炼镁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改善环保与劳动条件的研究。

  皮江法炼镁采用清洁能源、进行能源结构调整研究。

  积极开展皮江法炼镁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排放物综合利用的研究。

  利用还原炉余热发电-热能的分级利用研究;还原炉采用蓄热器装置,节能降耗;排放物的综合利用研究(渣与CO2气体的回收利用),以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

  以蛇纹石为原料炼镁新工艺的研究。

  皮江法炼镁新型还原剂(SiAl)试验研究

  加大环保投入,积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和手段,实现清洁生产的研究。

  从源头开始加强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经济一时的发展。全面推进清洁生产、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加强无组织排放治理力度;国家将建立环保严惩制度,将环保指标纳入官员的政绩考核,同时,要建立一套保障公民参与环保的监督机制。

  3、自主研发或引进电内热法炼镁和半连续硅热法炼镁新工艺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上技术先进、环保条件好、能耗指标低、单位设备产能大、资源能源利用率高、劳动生产率高的电内热法和半连续硅热法炼镁,研究其新工艺。

  优化产品结构,开展新型镁合金与拓展镁新的应用领域研究及其产业化

  今后5年,着重在某些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及产品开发应用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为镁合金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针对制约我国镁工艺技术水平发展的关键性课题,有重点地开展以下研究:1、基础理论研究:原镁生产的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镁及镁合金高纯净化理论与技术研究、镁合金的氧化理论和阻燃、防燃技术研究以及代用SF6气相防燃技术研究、镁合金凝固过程理论研究、镁合金强化理论及功能合金化理论以及新型镁合金材料研究。如超轻、高强、高韧、耐高温、抗蠕变、耐腐蚀、阻燃、储氢镁基材料、稀土镁合金、镁锂合金、含钙镁合金、含铜镁合金、阻燃镁合金等等;新型镁基复合材料,镁与增强材料的界面作用、结合特性研究;非晶态、超细结构镁合金研究;制取新型钢铁脱硫用镁粉及钝化技术优化;2、加工成型技术研究:变形镁合金研究、镁合金铸件的"工艺-组织-性能"控制优化工艺,镁合金调压成型精密铸造的原理与技术;镁合金压铸件的研究、压铸模具设计技术、压铸件性能的测试、压铸件质量控制、压铸件的联接技术;真空压铸、低压铸造、挤压铸造、半固态铸造、超塑成型以及镁及镁合金的液态铸轧等技术;镁系列化产品(线、板、管、棒、带、薄板、铸件、煅件、异形材等)的加工工艺优化以及焊接技术,镁及镁合金粉(含超细粉)的制取工艺及设备的优化选择。

  3、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研究:镁合金表面钝化原理、镁合金压铸件的腐蚀与防护;开发镁合金表面处理--化学转换膜、阳极氧化、涂层、电镀等技术,研究镁合金环境腐蚀与接触腐蚀等后加工成形技术和着色、防腐技术及相关的配套设备。

  4、回收与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镁液净化技术、净化剂与净化工艺研究;回收范围、标准、工艺、设备,再次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方法;建立废镁回收与再生服务中心,资源再利用。

  5、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产品的竞争取决于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包括产品制造、使用、再利用的每一个过程;原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污染源控制的治理技术;研究并解决无组织排放治理工艺与设备。

  6、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开展国内镁应用领域调研,分析影响国内镁应用的因素并提出解决扩大镁应用的途径。

  实现规划目标所需支撑条件与必要的政策措施

  1、制订我国镁工业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

  2、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镁深加工产品。

  3、依靠科技进步创造"中国镁业模式"的循环经济。

  4、由政府主管部门协调全国的技术力量、采取跨地区、跨行业的产、学、研、用大联合,由镁业协会协调,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5、加强镁行业的质量监督管理。

  6、加强我国镁工业的环保治理工作。

  7、利用外资与技术,促进镁业国际合作。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