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报道 -> 机械安全标准与装备制造业安全生产研讨会 -> 背景资料 -> 正文

机械科学研究院介绍
来源:     日期:2005/11/2 14:35:09
 

集团概况

    机械科学研究院成立于一九五六年三月,是我国机械行业成立最早、也是最大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近五十年来,机械科学研究院在我国机械科学的发展、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重点军工产品的研制以及人才的教育培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6月,十个国家局所属242个科研院所作为改革的试点单位进行转制,原机械工业部直属的六所(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沈阳铸造研究所、郑州机械研究所、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北京机电研究所),两院(原机械科学研究院和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重组后整体转制为现在的机械科学研究院。

  2002年,机械科学研究院确定了母子公司集团管理模式,通过改革和调整,形成了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集团管理架构,成为拥有一个核心管理机构,9个直属研究、设计单位,和1个控股股份公司的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集团。院部设有科技发展部、企划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经审计部、行政事务部和党群工作部六个职能部门,其工作重心是: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技术领域扩展、投资决策与管理、内部技术经济政策、计划目标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等。下属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沈阳铸造研究所、郑州机械研究所、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北京机电研究所、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工程机械军用改装车试验场、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9个全资子公司和1个控股的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至2003年底,机械科学研究院占用土地面积276万平方米,总资产16.58亿元,净资产5.58亿元。2003年新增合同额超过13亿、主营业务收入8.7亿、利润总额3603万。

  本着“科技以人为本”的治院方针,坚持科研育才,在几十年的科研实践中,机械科学研究院形成了由4位院士、20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262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354位研究员组成的科研带头人队伍和近4000人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作为首批学位授予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现有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一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在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核技术及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等学科均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已为国家培养了471名科技专家和管理人才,其中几十位科研管理人才先后走上了国家和省部级领导岗位。

  机械科学研究院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内部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科研水平的提升,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服务的规模化,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机械科学研究院现已形成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三大主业。

    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科学研究院将以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强大的科技开发能力、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为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组织机构


发展历程

    机械科学研究院始建于一九五六年三月,前身是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院和机械科学研究院,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科研事业单位。一九五八年更名为机械制造与工艺科学研究院,一九七一年改名为机械研究院,一九七八年恢复为机械科学研究院,一九九九年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二000年四月二十九日正式注册,定名为机械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CAM)。CAM总部设在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内,在北京、哈尔滨、沈阳、郑州、武汉、蚌埠有科研、设计和生产基地。

  历经近五十年的不懈努力,CAM形成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三大主业。已由建院之初支撑机械行业的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公益(标准化)技术研究为主的研究院,发展成研制材料类制品、机械装备及系统集成类产品,并开展技术服务工作的大型科技企业。

  1.初创与发展阶段(1956年—1978年)

  一九五六年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黄敬在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上发言时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有独立的设计能力,而独立的设计能力又要建筑在试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同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联系,并积极建立与健全部内的设计和工艺研究机构,开展技术研究工作。据此,第一机械工业部同年决定成立CAM,定位于国有科研事业单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战略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CAM只是按政府部门的要求进行战略实施工作。该阶段主要工作内容见表1。

表1. 初创与发展阶段工作内容

类别

年代

工作方向任务 主要研究领域 工作性质与特点 主业规模

1956年

1978年

  以科学研究为主,消化引进机电产品制造技术,为设备制造厂提供先进工艺及生产组织的技术援助;承担机械工业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定型工作并负责编制基础标准;承担部下达的科研任务和行业管理工作。   集中在机械工业的基础技术研究、机械加工工艺和设备研究、材料表面保护技术研究、工业自动化技术研究、机械工业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研究五大研究领域。   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开展面向应用的科学研究,协助政府承担行业科技组织管理工作,填补了当时部在技术组织管理上的某些不足。 CAM是部直属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和管理机构。   负责二个直属所及五个双重领导的所和委托代管的研究所管理。该阶段完成科研成果**项。 1978年完成科研合同额***万元。

    2.深化改革与经济发展阶段(1979年—1998年)

  根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精神,一九八四年CAM开始进行科技体制改革试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九九二年以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是CAM历史上各项工作改革力度较大、影响深远的时期。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政府与企业共同制定战略,随着干部的任命,制定了任期发展目标与发展规划。该阶段主要工作内容见表2。

表2.  深化改革与经济发展阶段工作内容

类别

年代

工作方向任务 主要研究领域 工作性质与特点 主业规模

1979年

1998年

  为机械工业共性基础技术归口单位,组织共性技术的研究及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开展机械工业技术经济发展战略和科技管理的研究,接受部委托的行业管理工作。把国家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逐步集中到先进制造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和新材料及工程应用技术四大领域。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仍是事业单位,但按企业化管理,由一个纯粹进行应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逐步转变成集科研、技术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既有事业性质,又带有企业管理特点的单位。   除继续上阶段研究所管理外,建立了技术开发体系、技术监督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多种经营四大体系。该阶段完成科研成果**项,申请专利**项,授权专利**项。1998年完成科研合同额***万元。

 3.改企转制阶段(1999年-2004年)

  一九九九年是CAM发生历史性重大变革的一年。1999年6月,十个国家局所属242个科研院所作为改革的试点单位进行转制,院本部及院所属的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沈阳铸造研究所、郑州机械研究所、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北京机电研究所以机械科学研究院的名称,整体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2000年9月中央所属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进行转制,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研究院进入我院。

  随后,CAM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制工作,按照"以产权关系为纽带,建立集团化架构,形成综合优势,加快发展速度"的总体思路,对院本部和直属单位的功能、工作重心等进行了重新定位,确定了集团管理模式,并进行了职能部门和组织架构调整,初步形成了产权明晰的母、子企业组织体系。

    2003年9月,机械科学研究院集团架构形成。 2004年,机械院确定了"一个基础,三条主线"的年度工作目标,即以保持全院技术经济稳定发展为基础;积极推进公司制改革;制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方向;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同年6月,下发了"机械科学研究院公司制改革实施细则"、"机械科学研究院北京地区资源整合实施意见"、"机械科学研究院北京地区资源整合实施细则"。至此,机械科学研究院以内部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为目的的公司制改革工作已全面进入实施阶段。
   
    改企转制阶段主要工作内容见表3。

表3. 改企转制阶段工作内容

类别

年代

工作方向任务 主要研究领域 工作性质与特点 主业规模

1999年

2004年

   积极推进转制工作,深入开展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的内部机制改革,建立起以院本部为母公司、含全资子公司、控股股份公司的企业集团架构。由科研经营型向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产业转变,由企业化管理向企业化运营转变。为机械工业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系统集成产品。   集中在先进制造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和新材料及工程应用技术四大领域。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性质、企业运营,根据转制的要求,将工作重点放在加速产业发展、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工作水平。
坚持"科技是立院之本,产业是强院之路"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壮大科技产业。
  形成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三大主业。该阶段获得授权专利69项。2004年新签合同额15.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0.5亿元, 实现利润总额4939万元。

发展战略

    院的愿景(定位):

  成为引领中国装备制造技术的科技企业集团。

    集团定位于装备制造业,通过保持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引领,以赶超世界先进制造技术水平为追求目标。

    院的使命(宗旨):

  以提升中国装备制造水平为己任。

    通过技术研发、装备制造、技术服务,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全面技术解决方案,提升中国装备制造水平。

    经营理念:

  院以强院富民,报效社会为理念。院通过面向市场的科研攻关,向顾客提供高质量的制品、装备和系统集成技术解决方案,实现院与顾客共同成长,满足职工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令股东取得满意的经济回报,使顾客取得长期的愉悦,以广泛的科技应用使社会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

    战略目标:

  院作为科技企业集团,按照院集团的发展愿景(定位),院集团战略规划的总体目标包括三个功能体系目标,一是技术创新目标(成为中国装备制造技术的领跑者),二是产业化目标(五年内,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5亿),三是行业服务目标(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成长的助推器)。

  为实现三个功能体系的总体目标,制定了中短期和中长期阶段目标。

  产业化发展在中短期追求的目标是夯实基础、归束做强。机械院集团产业化中短期工作重点放在积极建立为所有业务开展所需要的管理体系、市场体系和科研体系(技术赶超体系)上,即机械院集团整体的财务、战略、投资、人力资源管控、市场和科研体系要针对所有业务进行加强,同时建立规模化业务的筛选机制和培育机制。在业务发展上,集团中短期发展重点为处于优秀业务区域的难规模化业务。集团将结合系统集成业务和工程公司业务的优势,以横向和纵向一体化业务为突破点进行京内业务的重点倾斜发展,集团对重点发展业务要给予资金和资源的大力支持,同时协调重点业务中重复业务的整合和互相支持业务的有机结合,其余的业务鼓励其自身积极发展。

  产业化发展在中长期追求的目标是重点突破、快速发展。中长期,集团在内部建设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除了抓整体管控外,将把产业突破的重心向规模化和相对规模化业务倾斜,即工作中心要从以一体化业务为重点的难规模化业务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具体方式有现有难规模化业务的相对规模化,逐渐向好的新设规模化产品和业务倾斜(前提是有好的规模化业务)等,通过集中优势力量,运用重点快速突破的策略迅速在细分领域建立优势,实现规模发展。而一体化业务,技术扫描式业务等传统业务还将继续发展。

  科研开发体系中短期的阶段目标为逐步过渡、完善体系。将结合机械院集团的改制工作,在机械院集团和各二级子公司分别成立中央研究所和技术中心,协同产业部门的技术开发部门,构建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集团三级科研开发体系。同时,在中央研究所引入项目运作制,通过各种途径将下设的虚拟中央实验室做实,逐步过渡为实体化的中央实验室。

  科研开发体系中长期的阶段目标为产研结合、协调发展。通过前一阶段的运作工作,这一阶段力图使中央研究所下面的各中央实验室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并在集团范围内有条件地推广项目运作制,适时将中央研究所提升为中央研究院。同时,对前期的科技成果进行孵化,协同产业构筑新兴的产业增长点。

  行业服务体系中短期以界定业务、分类发展为阶段性目标。这一阶段的首要工作是对各所已有的行业服务资源和业务进行梳理,并按照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方式进行分类发展。在集团框架下共享各种行业服务业务。

  行业服务体系中长期以一个平台、两种运作为阶段性目标。在此阶段,集团将在所内行业服务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集团的行业服务大平台。通过判断行业服务业务与集团战略的相关性,找出匹配度高的行业服务业务进行产业化运作。

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 
    邮编:100044
    电话:+86(0)10-88301811/68340823 
    传真:+86(0)10-68340825
    网址:http://www.cam.com.cn;
          http://www.camst.com.cn
    E-mail:cam@cam.com.cn;
           amst@public2.bta.net.cn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