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工业发展动态 -> 正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5年第四次信息发布会新闻稿
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     日期:2005/11/2 9:34:23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积极推进钢铁工业发展。现将有关信息发布如下:

    今年一至九月份钢铁工业的运行情况

    1~9月全国产粗钢25528.55万吨,同比增长27.39%;生铁23921.31万吨,同比增长30.98%;钢材26881.94万吨,同比增长25.82%,钢铁生产继续保持高增长。

    1~9月生产钢材26881.94万吨中,生产板材10407.98万吨,占钢材总量的38.72%,同比提高2.48个百分点;长材13782.22万吨,占总量的51.27%,同比下降2.61个百分点。这一升一降显示钢铁产品的结构调整正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1~9月进口钢材2000万吨,同比下降16.4%;钢坯108万吨,同比下降70.3%。同期,出口钢材1580万吨,同比增长83%;钢坯598万吨,同比增长1.12倍。把进口、出口的钢材、钢坯折合成粗钢相抵后,与去年同期比较,有1752万吨粗钢通过顶替进口、扩大出口,从国内市场流向了国际市场,缓解了国内钢材市场的压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在三季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7、8、9三个月进口、出口的钢材、钢坯折合成粗钢相抵后,表现为净进口。

    今年1~9月国内市场钢材表观消费量27302万吨(含重复材,下同),同比增长19.25%。国内钢材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重工业增加值增长、对外出口贸易(主要是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这三个方面的作用形成的。

    1~9月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采选、冶炼及压延)1733亿元,同比增长28.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3个百分点。总的来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偏大,要特别警惕钢铁产能增长过快并由此对钢铁工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今年1~9月纳入协会统计分析的68户重点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031.9亿元,同比增长25.63%;实现利税1139.92亿元,同比增长15.45%,实现利润653.45亿元,同比增长11.73%。

    关于钢铁产能总体过剩的问题

    今年7月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二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提出了钢铁生产总体产能过剩的问题。这是从钢铁行业贯彻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出发,考虑我国钢铁生产的总体产能已经由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转向产能过剩的现实,针对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偏大,为避免产能增长过快对全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提出的,目的是引起全行业的注意和警惕。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完全必要的、适时的。

    应当指出,钢铁生产的总体产能过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矛盾特点:

    一是先进产能与落后产能并存。总体上看,先进产能尚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落后产能则严重过剩,造成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当前,全行业能耗高、污染严重、工艺装备差的落后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其中300立方米及以下的小高炉产能约1亿吨,30吨及以下的小转炉、小电炉产能约8000万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钢铁行业的总体竞争能力已经成为钢铁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大任务;

    二是高端产品产能不足与大路货产品产能过剩并存。今年1~8月我国进口钢材1750.42万吨,其中板材产品1521.34万吨,占进口总量的86.91%,主要是冷轧薄板、涂层板、电工钢等高端产品,说明国内生产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依靠进口补充。而以线材、螺纹钢为代表的长材,今年1~9月的生产量达13782.2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270.09万吨,这些大路货的一般产品表现为产能明显过剩。

    我们认为,提出钢铁生产的总体产能过剩问题,不是说我国钢铁工业不要发展,而是强调钢铁工业要实现协调和可持续的更好发展。今后若干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国内不断稳定增长的钢材市场需求,钢铁工业仍有发展空间。对钢铁工业来说,应当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努力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转变增长方式,使钢铁工业发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对钢铁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品种的要求。

    关于当前国内市场钢材价格波动的问题

    今年1~9月粗钢比去年增产5488万吨,由于扩大出口,替代进口1752万吨,实际上国内市场新增资源量3736万吨,增长18.6%,而同期表观消费量增长19.25%,因此供需是基本协调的。在这种情况下,国庆节后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大幅下跌是不正常的。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监测,国内市场的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年初为125.21点,3月末达到最高值138.33点,4月份以来表现为基本平稳运行,小幅波动,9月下旬,特别是国庆节后出现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9月末与3月末比较,板材综合价格指数下跌20.92%,长材下跌13.21%,个别地区热轧板卷的价格下降40%~50%,甚至出现热轧薄板价格低于线材、螺纹钢的不正常情况。

    应当指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钢材市场,而且与国际钢材市场已经融为一体。去年以来,国内市场的钢材价格指数发展变化一直同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指数同步运行。9月份以来,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呈现回升反弹的态势,北美、欧洲市场尤为突出;而国内市场的价格指数不升反降,走势同国际市场完全背离,这种情况也是不正常的。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10月21日召开了有50家主要钢铁生产企业参加的座谈会,大家分析钢材市场供需情况及发展趋势,并对稳定国内市场,防止大起大落采取一系列行业协调、企业自律措施。

    我们认为,造成国庆节后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钢铁生产出现了总体产能过剩的情况,特别是热轧薄板卷等品种产能短期内集中释放,7、8、9月进口大于出口,板材进口大量增加,这是造成价格下跌的基本原因;二是我国钢材市场的行为不规范,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低,多数生产企业钢材销售的方式落后,直供直销的比重偏低,中间环节多,而且存在人为的炒作因素,这是造成短期内市场价格明显下降的重要原因;三是一些钢材贸易商对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和未来国内钢材市场的走势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产生恐慌心理,压低正常的库存,抛售钢材,助长了短期内钢材价格的明显下跌。

    通过参加会议钢铁企业的认真讨论,大家决定采取以下行业协调和企业自律的措施:

    钢铁生产企业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加快结构调整、技术进步、转变增长方式的步伐。要积极推进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大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钢铁生产能力的过快增长;

    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成立钢铁行业中厚板、热轧宽带板卷产需协调小组,及时分析研究产需关系的发展变化,并协调钢铁行业和企业自律的相关工作。今后视市场发展状况,再扩大到其他钢材品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各会员单位,特别是生产中厚板、热轧宽带钢的相关企业,要按照产需平衡的需要,控制产量,第四季度一律实施减产5%以上,以缓解市场的压力。在这项工作中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钢铁生产企业应当在稳定市场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恢复和实行板材按季、按双月定价,长材实行按月定价的办法,通过稳定销售价格,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要改善企业销售政策,禁止“开口合同”,取消“保值销售”、“售后补差”的销售方式,努力扩大直供直销的比重,减少中间环节,防止人为炒作因素的不利影响;

    钢铁生产企业要拒绝接受钢材期货贸易的做法,对远期合约为主的电子交易要防止其炒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于2006年我国进口铁矿石的工作

    10月24日至26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青岛市召开了“2005年第五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参加这次的有中国进口铁矿石的钢铁生产企业和日本新日铁、欧盟阿塞洛等进口铁矿石的主要钢铁企业的代表,也有力拓集团、BHP、CVRD等全球主要供矿企业的代表,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2006年全球海运贸易铁矿石的供需状况、发展态势及相关的情况,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和意见,这是一次广泛交流情况、沟通信息的会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会上代表中国钢铁企业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们认为2006年全球经济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对钢材消费的需求也将处于相对稳定的态势,决定了除中国外的主要进口铁矿石的国家和地区需求也保持相对稳定。中国钢铁生产的增长及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对全球海运贸易铁矿石 的供求关系将发挥重大的影响。

    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积极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的增长,全行业的发展转向提高质量、扩大品种、节能降耗、转变增长方式上来。同时,要继续执行产业政策的要求,淘汰落后装备,特别是300立米及以下高炉产能近1亿吨将面临淘汰。这种情况决定了2006年我国钢铁产量将继续增加,但增量和增幅将明显低于2005年,对铁矿石需求的增量和增幅也会明显低于2005年。加上在铁矿石价格上升的带动下,1~9月国内重点矿山铁矿石产量27965.09万吨,同比增加6386.76万吨,增长29.6%,预计全年将要保持高增长的势头。2006年这种态势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国内铁矿石产量的高增长,将首先满足我国钢铁生产增长的需求,不足部分才依靠进口矿补充。

    另一方面,在市场需求和价格上升的推动下,全球主要供矿企业,近几年纷纷加大对矿山建设的投资,积极扩大生产能力,2006年全球海运贸易铁矿石的供应量将明显增长,所以,我们认为2006年全球海运贸易铁矿石的供需状况应好于2005年,总体上供需基本平衡,并有可能向供大于需的方向转变。

    对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来讲,当前还面临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是从4月份以来,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不断下降,二是由于原 燃材料、电费、运费的上涨,生产成本在2004年上升47%的基础上,今年又将上升15%左右。这种双重压力使钢铁生产企业的盈利空间不断缩小。

    综合考虑上述各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2006年全球海运贸易的铁矿石价格,在2005年上涨71.5%高价位的基础上应当向合理价位回归,即价格向下调整。

    目前,全行业进口铁矿石的钢铁生产企业正在加强行业协调和企业自律工作,大家已经形成共识,统一协调行动,积极参加2006年的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努力提高中国钢铁企业的话语权,按照WTO规则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