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企业标准化 -> 正文

“标准”产生竞争力
记南宁市重要技术标准研究试点工作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期:2005/10/24 10:43:11
 

    “得标准者得天下”在今天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前些年,由于VCD机行业的国际标准由欧美等国制定和控制,我国产品出口时常遭封杀。技术标准已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贸易、保护民族产业、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

  从2002年开始,南宁积极组织申报全国“重要技术标准化研究”专项地方试点单位,并于2003年7月被确立为全国第二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地方试点城市。并由市长林国强担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具体组织实施。试点工作开展3年来,完成了重要技术标准战略研究,制定并出台了部分扶持政策,建立了7个技术标准研究示范基地,形成了一批专利和技术标准。“标准”产生竞争力,这一切,无疑给了南宁一个振奋人心的答案。

  “标准”的魅力

  生活在南宁的人们开始见识到“标准”的力量。

  广西明阳生化公司自2003年底制定、实施一系列的木薯变性淀粉生产技术规程及产品标准以来,产品的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各类变性淀粉产品的一级品率由原来的60.8%提高到现在的78.8%。今年公司产品的销量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约7000吨,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日本、韩国等地。

  依照发布实施的《香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无公害食品龙眼生产技术规程》两个广西地方标准文本,南宁市建立龙眼标准化示范基地1082亩,示范区龙眼平均亩产量比同期对照增加24.7%,产值增加31.6%,亩增收1182.28元,带动农民增收121万元;建立香蕉标准化示范基地1300亩,示范区平均每株香蕉增产6.42kg,增产率48.75%,亩增收1694.88元。

  从2003年开始,南宁市根据与科技部签订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任务书》“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技术标准试点”课题,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发挥南宁市人才、技术、资源优势。试点工作重点抓了甘蔗种植与制糖技术标准、木薯种植与淀粉深加工技术标准、亚热带水果种植与储运技术标准、城市公共安全应急联动基本功能要求技术标准等四大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领域的技术标准研究工作。完成了重要技术标准战略研究和出台扶持政策;建立7个重要技术标准研究示范基地;形成了一批技术标准;建立了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南宁市参与技术标准研究试点、示范单位(企业)达29家,其中骨干企业5家,技术依托单位14家;建立了7个重要技术标准研究示范基地;实施了14个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项目;形成了一个国家标准,编制了3个国家标准文本草案,编制了3个行业标准,发布了9个地方标准;完成了《南宁市技术标准战略研究》;制定了《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意见》和《南宁市扶持标准化工作暂行办法》。

  标准化成重要经济工作

  “标准化工作也是全市当前的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从实施“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试点一开始,南宁市就提出了旗帜鲜明的口号。

  由市长亲自担任组长的“实施全国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地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定时召开专题会议。总结检查、分析研究、协调解决问题、深入基层等成为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南宁市科技、质监、计划等12个有关政府部门直接参与了试点工作,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在全面推进试点工作中,积极牵头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落实;市经委组织企业参加试点工作,参与研究制定促进企业开展技术标准工作的有关配套政策;市农业局组织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参与有关农产品标准研究制定,参与研究制定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政策措施等,各单位精心组织,形成合力,使试点工作得到协调开展和整体推动。《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意见》、《南宁市标准化工作扶持办法(暂行)》、《南宁市技术标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施》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也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有效地保障了技术标准工作的顺利开展。

  南宁市在加强技术标准服务体系的建设中,还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院所企业主导作用,注重借助外部技术优势和企业、基层的技术力量参与试点工作和为技术标准工作服务。特别是坚持技术标准研究工作决策走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建立了项目专家制度,成立了实施全国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地方试点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

  特色优势产业焕发新活力

  围绕甘蔗种植与加工、木薯种植与加工、亚热带水果标准化种植和城市公共安全应急联动系统基本功能要求四大领域技术标准研究试点示范工作的开展,南宁市传统特色产业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南宁市已完成了《木薯变性淀粉分类》标准(草案)的编制,并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立项、《工业用预糊化淀粉》、《工业用氧化淀粉》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和标准草案文本已上报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分会,并列入2005年行业标准计划,填补了我国目前尚无变性淀粉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空白。

  在甘蔗种植技术标准方面,实施了“甘蔗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从甘蔗育种、选种、栽培、环境管理等环节进行研究,形成了GB/T19566—2004《旱地糖料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国家标准。同时,通过甘蔗种植技术标准研究与示范基地,结合本地实际,形成南宁市地方标准《糖料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引导农民科学种植,降低甘蔗成本。

  在亚热带水果种植与贮运技术标准方面,开展香蕉、龙眼的栽培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的研制与示范。《香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无公害食品龙眼生产技术规程》两个广西地方标准文本草案已经审定通过并发布实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上,也制定了广西地方标准。

  在四个特色产业技术标准中,南宁城市公共安全防护系统标准工作无疑是其中最为闪亮的一颗“星星”。南宁市完成了《城市公共安全应急联动系统基本功能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并以此广西地方标准为基础,形成了国家标准(草案)。2004年5月22日,国务院正式将南宁市在全国率先创新的“应急联动机制”、“统一接警、统一处警”应急体制写入文件向全国强制性推广。

  人才培养形成完整体系

  标准试点工作的开展和后续发展关键还在人才。

  在技术标准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南宁市着眼于长远,积极构建技术标准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分类管理、分级实施的组织保障机制,初步构建起培训培养网络,一系列重点技术标准人才培养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

  在实施过程中,南宁市注重将标准化思维、观念、理论引入技术标准人才培养工作中;注重将创新思维和现代人才培训教育新理念、新方式引入技术标准人才培养工作中。充分利用南宁市继续教育联席会议网络资源,利用南宁市党校、南宁市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计量学校等为重点培训基地,分层次、分对象进行不同内容和重点的培训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实施以来,举办公务员技术标准知识培训班15期,培训公务员3251人;举办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标准知识培训班45期,培训人员4574人。全市已有1万多名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首期技术标准知识考试。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还把技术标准知识编入教材,已有1200学生参加技术标准课程学习。仅南宁市科技局就策划组织13次技术标准专题讲座,参加人员达4000余人次。实施“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南宁市所收获的远不仅仅是这些:“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在南宁市实施“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的背后,是南宁市整座城市竞争力的全面提高。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