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贸易保护主义是国际贸易中的顽疾。关税壁垒的消除必然代之以花样百出的非关税措施成为贸易壁垒。特别是贸易技术壁垒,不仅是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利器,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为发展中国家所应用。
贸易技术壁垒之所以被世界各国常用常新,就是因为它具有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被监督和预测的特点。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贸易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的消极影响,体现在国际市场份额减少、贸易机会丧失、全部或部分退出市场、企业信誉受损等方方面面。
毫无疑问,如何跨越贸易技术壁垒,扩大我国商品的出口,是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工作的重中之重。表面上,贸易技术壁垒源起于企业被认定的倾销行为,实质上,背后隐藏的却是国与国之间政治与经济的较量,因此破解这一难题还需要国家与企业联手应对,国家在其中起领导支持作用。
从政府角度来说,作为世贸成员,理应充分享受成员权利,主动利用WTO规定的“适当保护水平”原则,积极开展构筑自己技术贸易标准的研究,利用制定标准、法规、符合评定程序和卫生、安全措施等手段,积极实施贸易技术措施。同时积极培育环保产业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点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
对于企业而言,有关方面早已指出,各企业要及时收集、了解发达国家的技术法规、标准和符合性评定程序,密切跟踪贸易国的技术性措施,研究国外贸易技术壁垒协定与我国现有相关措施的差异,研究相应对策。应尽快提高环保和科技水平,努力增加出口商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和环保标准。同时在进行产品开发时,在技术设施、生产设备、产品质量、包装等方面都必须以环境竞争力参与市场竞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行业组织在跨越贸易技术壁垒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毕竟国际贸易战是一场经济战线的较量,政府过多介入容易将问题上升到国家之间政治层面的对抗,反而使国际贸易复杂化了。此时,行业协会的作用便凸现出来。行业协会可以通过认真研读发达国家的各种标准,帮助企业及时掌握了解进口国的产品技术要求,为企业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提供途径和技术支持。建立政府领导下的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多层次产业预警机制极为重要。
破解贸易技术壁垒并不难,只是由于我国加入WTO时间较晚,对运行着的“游戏规则”还不甚明白,吃了不少亏。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有了这样深刻的经验教训,政府、协会、企业就会明白联合才能有出路,希望真的是人多力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