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工商联副会长、德龙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立国对记者说,这几年是钢铁行业最困难的时期,钢铁业因此将迎来收购重组的最佳时机。
谈到去年德龙公司的经营状况,丁立国用“很不错”一言概之。的确,仅新加坡上市公司的利润就5.4亿元人民币。全国同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一般为2.9%,河北的仅为2.3%,但德龙的利润率已超过6%。金融危机发生后,德龙公司主抓调结构,增加高附加值品种钢,如管线钢、冷轧基板、硅钢等。现在品种钢占所有产品的份额已达60%以上,同时财务费用大幅降低,经营指标有明显提升,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和对市场的把握方面都抓得不错。
“十二五”期间,德龙围绕冶金行业“十二五”规划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外延方面以收购重组为主,扩充规模不是自己建设,而是通过兼并重组,“十二五”期间争取能达到1000万~2000万吨规模。在内延方面,继续围绕结构调整做文章。增加高附加值的品种钢,同时尽快完成技术提升、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项目。
对于钢铁业频频发生的收购重组,丁立国认为是大势所趋。作为钢铁大省的河北,钢铁业集中度较低,河北钢铁集团作为大型骨干企业承担起了收购重组的责任,特别是河钢重组12家民企采取的渐进式股权融合模式,从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为河钢后续的资本付出奠定了基础。
据丁立国透露,德龙和河钢也有一些接触,但因为是境外上市公司,河钢收购起来难度比较大。未来德龙将主要与河北乃至华北地区的优势民营企业进行强强联合,现在德龙在河北钢铁企业中排在第7位,“十二五”期间通过兼并重组争取挤进前5位,全国前20位。
“过去我们只求量变,但现实是,目前钢铁行业属于整体全面过剩时期。因此我们一定要眼睛向内,不能再一味的扩张发展,一定要考虑节能减排。”丁立国认为,所谓节能,就是要降低油耗,降低成本,这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必然之路。谈到减排,就要从碳排放,废气排放,包括油排放量上下功夫,都要尽快减下来。这样,对企业的成本运行,整个经营环境,包括对整体社会环境,都会有极大的好处。“我们现在的发展思路,第一位就应该将节能减排作为先行,将其他的往后放,甚至是不上,把节能减排率先在企业实施。围绕内部节能减排,调结构深化管理,眼睛向内的去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