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企业标准化 -> 正文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作者: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阎笑鸣     来源:《中国标准化》     日期:2005/5/20 10:33:50
 

     1 技术标准体系策划阶段

    1.1  宣传发动,提高认识

    由于技术标准体系涉及的面非常广,企业内的各个部门都涉及到,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举办标准宣贯培训班,企业有关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人员都要进行培训;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也应参加培训。让企业的各级领导和相关人员学习国家新颁布的GB/T 1549 6《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GB/T 15497《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8《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 1927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四项标准,掌握系列标准的要求。使他们了解企业标准化工作有哪些?为什么要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企业领导在建立标准体系的作用。

    1.2  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1.2.l  成立一个以企业总工程师为首,标准化部门和企业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明确一名企业领导为建立和实施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最高负责人,统一组织并领导企业标准化工作。

    1.2.2  工作小组内企业分管领导为组长,其成员由企业标准化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职能人员组成。

    1.3  制定工作计划

    当企业决定建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后,工作小组前先要编制技术标准体系的推进计划,明确任务和组织分工。

    2  技术标准体系建立阶段

    2.1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系统分析

    要从调查本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现状入手,了解企业现有的技术标准、规章制度、经济贡任制及已建立的其他管理标准的手册和程序文件等情况,并了解企业标准化工作对企业中产、技术、经营管理的适应程度。

    2.2  技术标准体系设计

    2.2.1  技术标准体系的设计应充分研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中需要协调统一的一切事物和概念,形成层次恰当、功能配套的体系结构,形成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配套系统。
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应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从总体系统出发研究问题,在系统设计时,要合理划分层次,合理划分子系统,处理好系统内有关方面的关联和协调。

    2.2.2  技术标准体系的设计须适应和满足市场机制下企业组织中产、经营管理的需求,必须与资源配置和环境条件相适应,成为发展生产技术、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措施,使其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

    2.2.3  技术标准体系的设计应能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市场需求、企业经营目标和管理机制的变动而调整、发展、更新。应具有预测性和可扩充性。成为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使企业更加适应新情况对标准的要求。

    2.2.4  技术标准体系的设计应与企业推行的其他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相互协调并提供支持。

    2.2.5  技术标准体系设计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保证有关技术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贯彻要求,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工作重点提供科学合理协调配套的技术标准体系。按GB/T 15497《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要求,企业应编制《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体系表编制规定》,制定出规则以作为规划依据,从企业的整体需求出发,全面考虑综合研究,确定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总体结构。

    2.3  编制企业技术标准体系表

    2.3.1  按照GB/T 15496《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7《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要求,并参照GB/T 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和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指南》的要求,注意结合本企业实际,根据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需要,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2.3.2  根据企业所属行业、产品特点及产品实现的复杂程度,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图它采用层次结构、功能归口的结构型式可分为十几大类,每个大类根据企业需要按层次细分小类。具体可按照GB/T 15497《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标准中4.2.2“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的项目(或分体系)进行增删,并确定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成分体系)的构成。然后将己有标准和需补充标准列入该体系。

    2.3.3  应根据标准的适用范围,恰当地将标准安排在不同的层次上,一般应尽量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或尽量安排在高层次上,达到体系组成合理简化,先进性。第一层次是各大类的共性标准,为技术基础类标准。第二层次是按功能归口结构型式划分的,应包括:设计、工艺、产品、采购、设备、检验、服务、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信息等技术标准,并由其分系统支撑。第三层次是各分系统的子系统标准。

    2.3.4  体系表的内容应体现出主动地发展新标准或超前于国家标准、专业标准的先进性,力求有计划地将国外、国家等先进标准转化为企业标准并纳入本企业的标准体系内。

    2.4  征求意见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后,应立即给企业各部门广泛征求意见,了解纳入体系表的项目能否满足中产、技术和经营管理需要,能否满足其他管理体系的需要。

    2.5  组织审查

    经征求意见后,应由企业标准化部门组织企业有关部门人员进行审定。

    2.6  批准发布

    经审定后的企业标准体系表应以企业文件正式发布。

    3  技术标准体系的评价、确认和改进阶段

    3.1  企业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后,应按技术标准体系表规定的要求开展工作,各部门对在体系运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反馈意见,由企业的标准化人员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

    3.2  企业的标准化部门应对各单位提出的标准需求,采标建议等纳入公司标准项目和采标工作规划,组织实施。

    3.3  企业应按标准要求规范企业产品实现过程,保持各接口畅通,各项技术工作均按标准要求实施,使产品设计满足顾客需求,生产产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产品质量处于各项标准的控制状态。

    3.4  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产品、生产经营方式、组织机构的不断变化,企业应组织按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要求定期检查,持续改进标准体系的符合性。及时对技术标准体系进行修订或调整。如:开发的新产品,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及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工艺布局的调整等,需要制定或修订标准以及为贯彻实施有关国家、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时,都需对技术标准体系进行调整和修改,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实施动态管理和控制。

    3.5  企业可依据GB/T 19273《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的要求,按企业标准体系评价的条件。方法、程序、内容和要求,自行对企业建立的技术标准体系实施评价、确认,通过对技术标准体系的评价、确认,企业可发现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各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定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达到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的目的。使企业的技术标准体系运行达到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