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企业标准化 -> 正文

北京信息技术标准战略与策略研究(五)
来源:新浪科技     日期:2005/5/19 9:46:32
 

    2003年7月,北京市被科技部确定为技术标准试点城市,此后北京市以“奥运与技术标准”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重点工作。2005年3月,北京市科委组织“北京信息技术标准战略与策略研究”课题组,对北京地区的技术标准状况和技术标准联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研与考察。

  调研归来后,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课题组(伍建民、覃俊俊、陈榕、卞晨光、张楠等)在深入分析我国技术标准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撰写了系列研究报告,提出了我国和北京市的技术标准战略与策略,并提供新浪科技予以发布。

  扶持:政府在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的角色与职能

  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

  一 政府的战略任务分析

  北京IT技术标准战略目标就是要迎接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充分满足地区发展的需要,以解决围绕标准的问题为切入点,完善标准政策、法律法规环境,完善协调机制,构建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的协作平台,加强IT标准在北京的经济、技术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要达到以上的目标,就要树立起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主要就是通过市场的引导,充分发挥协会和企业的作用,去推动那些适应市场的、技术领先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竞争力的IT技术标准。

  政府的宏观调控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要通过市场的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企业联盟、行业协会的作用,协助企业去制定、实施标准,企业是制定,推行标准的主体。

  二是在涉及安全、质量、健康、环保等关系国家利益的领域,必须推行“强制性标准”,国家、政府是推行标准的主体。

  二 政府标准战略的建议

  1 构建专门组织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协调:

  实现政府科技部门与标准部门之间的目标协调;增强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的发展协调,使技术标准体系与科技研发体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政府跨部门的高层协调及部门间协调运作。特别是在制定国家强制性标准时,自身的协调一致是成功制定标准的前提条件。,

  2 建立健全《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

  我国的关税壁垒、进口许可证、配额限制等措施和一些保护性政策,都将随着过渡期的结束而被取消,我们也应该相应的出台相关的法律,保护我国的产业。

  近10年来,跨国公司凭借技术、品牌和规模等优势,已经影响到国内企业充分、自由、公平地参与市场正常竞争。所以应积极倡导《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制订《反垄断法》的修订,对产业和本土市场进行合理的保护。

  3 重点培养技术标准的国际型人才

  建立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标准化工作人员的标准制定、应用和标准化管理水平。也可以考虑在大专院校成立相应的专业。

  4 促进科学技术成果有效及时转化为技术标准

  促进科学技术成果有效及时转化为技术标准将重点解决自有标准的竞争力问题,提高标准的科技含量。

  首先是促进有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技术标准;二是保证转化成效,发挥标准在科技成果和现实生产力之间的桥梁和催化剂作用。

  5 倡导成立企业联盟组织,支持其制定联盟标准

  联盟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之一,成为标准制定和推广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的推动力。这样的联盟包括产业链联盟、国内企业的联盟、甚至包括与国外企业的联盟。

  以闪联标准为例:闪联的诞生和目前的成功深刻说明了联盟是标准制定和推广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的推动力。闪联理念首先起源于联想研究院研发的关联应用技术战略。最早的想法是让联想自己的设备互联互通。后来,联想与国内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公司长城、TCL、海信、康佳等公司高层沟通,获得广泛认同,于是一个企业级的标准发展成为产业标准。

  6 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我们需要有较强的国际合作能力,优秀的国际型标准化人才,并且担任国际标准组织中的重要岗位等,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融入到国际标准体系,学习成功的模式,积累标准运作经验。

  7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事业,需要必要的财政投入。为了实现标准战略目标,对标准研制项目,尤其是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项目,国家应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并保持一定的递增幅度。

  8 加大标准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合力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通过论坛、展览等多种形式,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增进公众对标准化事业的了解,提高全社会的标准意识。


相关报道
·新闻技术标准的发展与管理 (2006年2月11日 16:11分)
·十五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研制课题 (2006年2月11日 15:59分)
·我国新闻信息分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2006年2月11日 15:37分)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的多元化功能 (2006年2月11日 15:30分)
·我国第一部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诞生记 (2006年2月11日 11:6分)
·中国新闻行业第一部国家标准诞生 (2006年2月11日 10:53分)
·国家标准《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的地位及研制意义 (2006年2月9日 15:50分)
·国家标准《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测试和验证情况 (2006年2月9日 11:11分)
·国家标准战略深化实施 技术标准“突出重围”不再久远 (2005年5月27日 10:15分)
·“中国北京信息技术标准国际论坛”于5月19日在京举行 (2005年5月20日 9:18分)
·北京市技术标准战略实施情况 (2005年5月20日 8:39分)
·姚娉:建立技术标准预警机制 (2005年5月20日 8:39分)
·北京信息技术标准国际论坛上嘉宾现场对话 (2005年5月20日 8:36分)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房庆:共创标准事业美好明天 (2005年5月20日 8:35分)
·北京信息技术标准战略与策略研究(四) (2005年5月19日 9:43分)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