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农机企业面临着国外出口萎缩、成本压力增大、融资环境困难等诸多经营压力的挑战。而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的影响下,农机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大功近日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是党和政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抢抓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工业报: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你如何看待企业未来的生存环境?
刘大功:2009年,我们面临着一个宏观形势严峻、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环境。
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今后一段时期内,企业发展面临着国外出口萎缩、国内需求不足、成本压力增大、融资环境困难等诸多经营压力的挑战。
另一方面,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内在条件没有改变。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措施,将有力地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以扩大内需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基本立足点,加大了对“三农”、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等投资力度,有效刺激了市场需求。受金融危机影响,流动性短缺、融资环境恶化、资本支出下降、经济预期不乐观、国际市场高端产品需求受到影响,为具有性价比优势的机械产品增加出口提供了机会。我们要从国际国内条件变化中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抢抓新的发展机遇。
技术创新是调整的核心和动力
中国工业报:我国农机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存在哪些差距,如何追赶?
刘大功:中国一拖作为中国“农机工业的长子”,其技术水平代表着整个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水平。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农机技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一拖作为行业骨干企业,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过程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技术创新一直是一拖集团推动结构调整的核心和动力。
一是以核心业务关键技术为重点,准确把握产品技术发展方向。充分考量市场导向、竞争导向、技术导向的有效衔接,做到“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二是运用先进的研发理念和研发模式,多种方式开展对外技术合作。坚持“以我为主,合作开发”的模式,通过聘请国外高层次专业人员来企业负责项目管理,培养锻炼自己的研发人才队伍,“走出去”、“请进来”,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研发体系。三是创新研发投入机制,强化研发投入的力度和效果。
国家应制定政策促进行业发展
中国工业报:农机工业发展需要国家在哪些方面给予支持?
刘大功:农机工业的发展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农机工业长期以来一直执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农机行业一直是微利行业,比如,产品自重相当的卡车和拖拉机,卡车的价格至少是拖拉机的六倍,结果是农机企业装备水平低,自我积累能力弱,农机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开发创新能力差。
所以我们建议国家制定农机工业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战略,加大国家对农机工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促进农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机具购置补贴制度待完善
中国工业报:你认为我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在哪些方面需要完善?
刘大功: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是党和政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国家连续多年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激发了农民对大中型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农机工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及结构调整,但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规范农机具检测程序,提高补贴资金结算效率,推进农机具购置直补制度,加快普惠制的实施步伐等,以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制度。
辩证看待国际农机巨头进入中国
中国工业报: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带动下,农机市场空前繁荣,国际农机企业纷纷进入中国,你对此有何评价?
刘大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机市场之一,受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低成本优势吸引,国际产业巨头纷纷加快向中国扩张的步伐。这必然会对国内农机企业造成一定冲击,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一方面,国家农机巨头凭借其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优势的产品技术,在挤占市场空间的同时,加剧了市场竞争。另一方面,这也为国内农机企业“对标”国际巨头带来了机遇。国内农机企业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和学习到国际巨头先进的产品技术和经营理念,这对我国农机企业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农机企业必须增强勇气、超越自我,向先进企业对标,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创新营销模式,提升竞争能力。
由于我国农机行业正处于关键的成长期,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也需要尽快制定我国农机工业产业政策,加大对农机工业发展的资金支持,促进农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