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精选 -> 正文

技术标准的市场化
作者:汤惠工     来源:《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日期:2005/3/8 10:17:35
 

1  前言

    技术标准是实现新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保障和市场化强有力的支撑。建立在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和成功经验基础上的标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扩大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更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然而,技术标准如何才能有效地对上述社会活动产生影响,通过怎样的运行机制才能使先进的技术标准得到最广泛的应用?毫无疑问,其关键在于实现技术标准的市场化。本文通过对《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进行的应用技术开发,阐述了技术标准市场化的典型思路与方法。

2  新技术的标准化是新技术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新技术在进入规模化应用之前,通常需要进行相应的成套技术开发,以实现新技术本身的完善、新技术与原有技术的更替、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与其他外部技术环境的融合与协调。这些将引发对陈旧技术体系的更新,甚至可能引发全新的技术体系的建立。无论是对陈旧技术体系的更新,还是建立崭新的技术体系,都将意味着更新或建立一系列的技术标准,诸如新产品及其检验方法标准、新产品的原料或材料标准,以及新产品的生产工艺、应用技术规程、新产品或新技术的评价方法标准等等,以实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各要素的协调发展。   

    我国正逐步进人知识经济发展阶段。为创造更大的价值、获得更高的效益,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拉动几乎所有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然而,大批新技术能否顺利实现产业化为社会创造价值,为投资者带来预期的利润,除了依赖于新技术本身的成熟程度和经济性能外,新技术能否顺利完成标准化过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技术的标准化过程,实质上是新技术本身的完善和成熟化过程,也是完成上述更新或建立相应的“新技术体系”的演进过程。

    因此,新技术的标准化是新技术推广应用、形成规模经济的必由之路。

3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标准体系是实现技术标准市场化的重要环节

   技术标准的建立应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并能力与技术应用相关的各方提供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途径,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但是,并非所有技术标准在建立之后均能产生上述效果。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建立技术标准是一个过程,即通过建立技术标准,完善对新技术在成熟程度方面的开发。因此,新技术的标准化过程也是一个新技术的再开发过程。技术标准的市场化过程,通常涉及若干层级的技术标准的开发,伴随着开发出更新的技术和产品,它们将会更接近市场的实际需求。

    技术标准的市场化必然导致竞争,引发新旧技术标准之间的竞争以及国内外技术标准之间的竞争。技术标准的竞争能力不仅与技术本身的先进性、经济性和成熟程度相关,而且与技术标准在深层次开发过程中所获得的应用技术的实效性,以及开发的产品对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等密切相关。或者说,技术标准的市场竞争能力与该技术标准开发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体系的完善程度、依据该技术标准开发的产品的市场性能直接相关。

    技术标准的市场化所引起的竞争,还涉及新技术标准如何获得现有技术标准的支持、如何与原有技术标准相协调等问题。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技术标准体系,存在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在技术标准市场化过程中,不仅要建立与新技术相适应的新技术标准,而且应加速建立完善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标准体系,以降低新技术产业化过程和新标准市场化过程的成本。我国一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之所以在市场化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重要原因有二:其一,新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必须获得原有技术体系的支持,实现与原有技术环境的融合与协调。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关注,因此,在某些领域出现“新技术孤岛”现象;其二,在新技术的标准化和标准的市场化过程中,新技术标准与旧技术标准体系不相协调,新技术标准对新技术产业化的支撑作用非常有限,最终导致我国新技术产业化过程太长、成本过高、风险过大,新技术和技术标准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因此,逐渐完成与原有技术标准的协调,建立起更为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体系,是实现技术标准市场化、尽快提升我国技术标准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

4  技术标准市场化的操作方法

    技术标准的市场化、产业化,具体体现在以技术标准为依据开发出相应的产品和应用技术方面。由于在新技术标准化过程中,已经较好地解决了新技术与原有技术体系的配套与衔接,解决了新技术与其他外部技术环境的协调与融合,解决了新技术标准与相关技术标准的协调,因此,新技术或新产品在开发或进入市场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原有技术体系及标准的支撑,因而风险较低、较容易被市场接受。技术标准所带来的开发周期缩短、成本降低、市场风险减小等优点,将转化为新产品。新技术的市场竞争优势。

    下面以《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的市场化操作为例,就市场化过程中如何使标准与其他技术环境相协调,以及如何进行产品开发与技术开发,进行简要介绍。

    《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在具体文本形态上,表达了在全色彩空间范围内所确定的物理量,以及中国人对色彩心理感受的心理量的坐标数值,共4800组数据,是目前世界上包含数据最丰富的颜色标准。这套标准数值在全色彩空间范围内具有空间连续性、曲面或曲线光滑与闭合特性,因此,非常准确地表达了色彩空间的信息内容和中国人对颜色感受的信息。但是,《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为Yxy理论数值,不能够被直接应用。必须进行数值变换处理,使之成为能够被常用仪器识别、显示出颜色的数值系统,才能够被推广应用。为此,我们将《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Yxy数据经过坐标变换成为国际照明协会(CIE)的 XYZ三维坐标系的数据集合。再根据国际照明协会的CIE1976(L,a*,b*)色空间系统转换公式,获得了《中国颜色体系》的(L,a*,b*)值表达方式。进而,根据市场化的要求,实现了与国际工业标准ICC Profile在色彩转换关系方面的融合与协调。1993年由8大电脑及电子影像生产与发展商组成的国际色彩联盟(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ICC)所制定的ICC Profile色彩描述文件),作为数字影像及电脑操作系统的色彩转换标准,是目前事实上的国际工业标准之一,已经有超过50家国际著名公司成为其会员。只要输入或输出设备能够满足ICCProfile,系统就可以为其建立(L,a*,b*)色空间,就能够具有识别(L,a*,b*”)色空间信息、进行颜色显示的功能。由于建立了《中国颜色体系》(L,a*,b*)表达方式和相应的(L,a*,b*)数据库,从而使《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可以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和电子影像设备,进行颜色表达、储存和传输,可以在事实上的国际标准的支撑下进行市场化应用。

    为了能够通过实物准确表达《中国颜色标准》,我们还将建立各种染色剂的(L, a*,   b*)数据库(仅适用于同色异谱体系和各种不透明材料体系)。假定若干不同染色剂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准确描述《中国颜色标准》中的某一颜色,那么就可以在《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L,a*,b*)数值和染色剂(L,a*,b*)数值之间,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加以描述。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获得实现《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所有4800个点的染色剂表达的组成配方,从而可建立《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的色彩再现技术的基础数学模型。依据所开发的数学模型和染料色粉配方,可以制作出《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的标准样本和应用色卡,进而可以开发出一系列色彩设计软件和实现色彩表达的染色剂配方技术,以及相应的颜色质量评价技术与仪器设备、生产质量控制技术等。

    《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是表达了物理量值和中国人对颜色心理感受的心理量值的标准,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属于基础性技术标准,对我国建筑、环境、城市色彩规划、纺织印染、服装与装饰、出版印刷、影视传媒、IT色彩储存传输与显示等许多行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数据库开发出的数学模型和(L,a*,b*)色空间数据库,属于依据技术标准开发出的应用技术。根据这些应用技术,可以进一步开发出建筑、环境、城市色彩规划、纺织印染、服装与装饰、出版印刷等行业的生产配方技术、原料控制技术和质量管理技术,可以开发出在影视传媒、IT色彩储存传输与显示过程中有关色彩保真技术、色彩再现技术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依据《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进行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将对这些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