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调查研究 -> 正文

遏制过度包装不仅是技术问题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日期:2007/8/20 9:48:43
 

  近日,国家强制性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通过审定。该标准对饮料酒、茶叶等6类商品的包装空隙、包装层数、包装成本、包装材料、包装结构等设置了强制性标准。

  对于企业来说,包装之于商品,有如衣服之人类,不可或缺。上世纪50年代,销路一直很好的杜邦公司发现自己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调查后发现,63%的消费者重视包装。虽然杜邦的产品质量很好,但包装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包装质量差,经常破损,消费者自然不愿买破损的商品;二是包装过于简单,缺乏特色,识别性不强,消费者很难一眼认出这个产品是杜邦的。为此,他们重新设计,改进包装,市场销量很快上去,一场危机就此化解。包装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曾几何时,国内企业守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产品普遍不重视包装。人参出口用麻袋,西湖龙井包装是塑料袋,“简装”、“裸装”使我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吃了大亏。时过境迁。人们很快发现,我国商品在包装问题上矫枉过正,走向另一个极端:红木盒子里的人参,镶金盒子里的燕窝,配有名表、美酒和好茶的月饼。根据研究,普通商品的包装成本占总成本的3%~15%时最为合理,而豪华包装的成本往往超过商品成本的30%。

  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今年6月,在南京举行的跨国公司采购会上,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宣布推行包装瘦身计划,拒绝采购过度包装的商品。原因在于,对他们来说,包装物减少5%,一个月就能节省运费240万美元;对社会而言,仅他们销售的系列玩具,每年光包装就要耗费3800多棵碗口粗的树。鉴于过度包装材料不仅让消费者花冤枉钱,而且给流通企业增加运输成本,还为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危害,舆论纷纷呼吁出台国家商品包装的强制标准。如今,这个标准应运而生,对于限制过度包装的作用无疑值得期待。

  应当看到,遏制过度包装不单是个技术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换句话说,过度包装既是技术上的问题,也是奢侈浪费、风气不正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消费者好形式、图面子,简单地认同包装好就是质量好,这一心理助推了商家的过度包装;另一方面,社会不正之风为过度包装、豪华包装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在送礼特别是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侵袭下,粽子、月饼这些普通商品被异化成送礼乃至贿赂的筹码,不仅包装豪华、奢侈,而且花样翻新,里面放置名贵手表、高档茶叶。商品超越了它原来的价值和意义,过度包装也因此超出了技术问题这一层面。

  由此可见,在过度包装这个问题上,不仅应该制定和继续完善国家强制性标准,让更多的商品包装走上规范、合理之路,而且,应该大力倡导科学的消费理念,引导人们形成简约、节俭的消费习惯。此外,要大力加强干部廉政建设,杜绝腐败,铲除天价月饼、豪华包装产生的社会土壤。如此多管齐下,过度包装的问题才能最终得到消解。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